5月2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贯彻落实〈四川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对我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全面部署,现对《清单》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清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202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2024年2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上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我市制定出台《清单》,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健康广安的重大举措,对于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市将如何促进能力现代化?
一是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服务能力。支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三级甲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武胜县、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成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传染病防治医院)。
二是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成21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国家基本标准,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
三是强化市县医院区域引领作用。建成80个临床重点专科和21个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县级医院全覆盖建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四是全力推进医学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省区域医疗中心,大力培养和引进学科科研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医学重点实验室或临床研究中心。
五是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卫生健康英才计划”,市、县两级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达50人以上。
三、我市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整合化方面有哪些安排?
一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落实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的差异化政策。
二是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
三是加强防治结合。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科,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中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鼓励疾控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
四是促进医养协同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医养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毗邻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五是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健全中医医疗质控体系,持续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探索建立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
四、我市在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优质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一是增强服务安全性。完善市、县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二级达70%、三级达50%。推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增设县级调解站。
二是提高技术创新性。支持开展医药科技协同创新,每百名医务人员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三是提升就医体验感。加快建成市互联网分院,建立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平台,推进残疾人友好、儿童友好和老年友善医院建设。
五、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精细化?
一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公立医院党务工作机构建设,建立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
二是健全公共卫生机构管理制度。实行公共卫生机构岗位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卫生技术规范,强化公共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医疗管理中心,推进医疗质量县乡一体化管理、标准化运行,健全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
六、我市如何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治理科学化?
一是改革完善政府投入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费保障,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二是改革完善服务购买机制。健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深入推进DRG点数法付费改革,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DRG付费达100%。
三是改革完善编制人事管理。制定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在全市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在广安市人民医院试点开展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四是改革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健全绩效工资分类核定和动态调整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动态核定薪酬总量机制。
五是改革完善法治和监管机制。持续优化医疗卫生领域法制体系,建立医疗、医保、医药协同监管机制,健全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监管和行业自律体系。
六是加强信息化支持保障。建立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七、我市如何保障《清单》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落实政府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将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因地制宜规划实施一批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项目,补齐医疗卫生体系短板弱项。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各地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强化业务指导。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督导评估机制。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引导社会合理预期,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调动医卫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