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川东特色小镇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建议》(第105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广安市聚焦“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深化农文旅体康多元业态协同,夯实产业融合发展根基,以品质提升和全链条赋能带动产业价值跃升,形成“特色引领、多业联动、惠农富民”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一、关于“拓宽旅游产品的发展边界”
(一)打造四方山康养旅游生态度假胜地。四方山位于华蓥山脉中段西麓,属广安市境内华蓥山北段,在华蓥山“四段两片”(四方山段、石林段、704段、宝鼎段,东西两麓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开发格局中占重要位置。2023年以来,市文广旅局投入巨资于前锋区四方山项目建设,按照“康养四方·锶茶原乡”定位,实施“康养+”发展策略,积极建设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联动欢喜坪、萧家大院,整合“锶茶”康养、亲子休闲、红色研学等业态产品,打造华蓥山北部农文旅融合典范。2024年,四方山森林树屋、林下露营基地已建成,养老康养中心正加紧装饰装修,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再提速。2025年,正全力推进康养中心装饰装修、露营基地配套设施及沉浸式夜游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于7月正式开门迎客。
(二)发展农文旅体康新兴业态。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生产景区化标准,推进“农业园区+旅游”、“农业园区+新村”、“农业园区+文化”建设。全市围绕已建成的88个现代农业园区,11个国省农业产业强镇,5个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配套完善停车、旅游步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依托广安特色优势产业,适时举办油菜花节、梨花节、龙安柚文化旅游节、大雅柑采摘节、脐橙旅游文化节、四方山登山节、冬至品羊肉节等乡村休闲活动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庖汤旅游文化节、四川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中医药健康旅游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全市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5个。
(三)发展高山脆李与富锶粮茶产业。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前锋区建成以高山脆李、桃子为核心品类的产业基地2.37万亩,打造“青脆李”区域品牌,配套冷库仓储及分拣包装设施,实现错季销售与附加值提升。结合农旅融合模式,开发采摘体验项目,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依托前锋区富锶土壤优势,建成富锶白茶产业基地2000亩,配套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前锋富锶白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入选省级特色农业品牌名录;开发富锶米、富锶茶等系列产品,覆盖川渝地区高端商超及电商平台。
二、关于“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发展”
(一)打造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市数据局依托广安城市大脑,数字文旅以全域文旅资源整合及“观、管、用”为主线,以游客“乐游广安”为目标,采集、整合、分析、应用各类旅游公共信息,打造具备行业管理、运行监管、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平台,推进广安市文旅公共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迈进,为政府监管、游客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文旅资源的聚合、在线供给、安逸畅游。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文旅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信息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游客的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旅游服务。
(二)加强指挥调度。市数据局统筹建设视频联网平台、广政通、视频会议融合平台等基础平台。视频联网平台已接入景区景点视频监控700余路,覆盖4A以上旅游景区、文旅新场景等点位;广政通已录入各县(市、区)文广旅局工作人员、景区负责人等536人;视频会议融合平台能够联通各县级文广旅局,宝城里、广安不夜城等重点景区,初步具备“看得见、喊得应、调得动”指挥调度能力。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市数据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加快建设川东特色小镇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构建华蓥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推进高山农业产业,推动休闲度假、研学游等农文旅体康多元化发展。
感谢您对广安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支持!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日
(联系人:王丽娜;联系电话:18188321310)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