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2025-09-18
  • 文号
  • 有效性

农机农艺融合破解难题 广安区丘陵水稻亩产创新高

发布日期:2025-09-18 11:36 来源: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9月14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的田间地头传来丰收捷报——冲锋村智慧农场与花桥村丰收广场周边的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测产验收工作顺利完成。由四川省农科院、达州市农科院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实地勘测后确认,这片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较上年广安区水稻平均亩产增幅达51.68%,科技赋能丘陵粮田的成效尽显。

9月14日,由省农科院、达州市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位于广安区花桥镇花桥村丰收广场、冲锋村智慧农场的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开展2025年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水稻实收测产工作。

测产现场,金黄稻浪中,多台收割机往来穿梭、有序作业,饱满的稻穗被快速采收,金黄稻谷从出粮口持续倾泻,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据了解,该攻关片总面积630亩,种植的“深两优粤禾丝苗”品种表现亮眼,生长周期内茎秆粗壮、株型紧凑,且穗大粒满、结实率高,为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测产过程中,专家组严格按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实地面积测量、称重、水分测定等程序,对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实收测产。测产数据显示,该示范片实验田亩产超过800公斤,较全区上年平均水稻亩产增长51.68%。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该攻关片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机插栽培团队、广安区农业技术中心和广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联合指导,核心是集成应用杂交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技术。这项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技术,不仅破解了丘陵地区田块细碎、坡度大导致的机械化作业难题,更实现了高质量育秧与低漏插率移栽的精准衔接。

“我们针对性制定了全流程技术方案。”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雷小龙在现场介绍,团队通过齐苗壮根、暗化催芽育秧、减穴稳苗机插、肥水一体化管理等关键措施,结合全程机械化操作,实现了节本与增效的双重突破。数据显示,示范区水稻单产提升15.79%以上,节本增效达12.4%,为川东丘陵区粮食增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技术红利让种植户喜上眉梢。种植大户宋辉难掩兴奋:“今年种植的深两优粤禾丝苗,采用的也是四川农业大学的暗化催芽技术,全程采用机插。专家‘蹲点’指导太管用了!今年水稻亩产超800公斤,油菜亩产也突破200公斤,一亩地纯收益能到30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另一位种植大户周勇也表示,新品种抗性强、产量稳,今年亩产比往年多收近100斤,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据介绍,今年广安区共建设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千亩展示片15 个,其中水稻有4 个。

“在技术层面上面,我们邀请了川农的粮油团队全程跟踪指导。比如在水稻方面,主要是应用了强化催芽育秧和减穴稳苗机插秧技术;在粮油产业政策方面,我们充分利用项目以及地方出台的奖补政策,通过以上两方面来提升全区的粮食产量。”广安区农技站站长余华介绍道。

2025年,广安区深入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除千亩展示片外,还建成十万亩水稻绿色高产片1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5个、50亩高产田216个,为区域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