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置岳池县,治所在思岳池,隶属剑南道果州;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治所迁至伏江里;明洪武初年(1368年),治所迁翔凤山南麓(今九龙街道)至今。北宋开宝二年(969年)隶属广安军。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隶属广安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新明县(唐武德二年分石镜县置)、和溪县(南宋开禧三年升和溪镇为县),并入岳池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隶属顺庆府广安州。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广安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复置岳池县,隶属川北道顺庆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大竹县人余临川率义军进驻岳池,结束清王朝在岳池的统治... 【详细信息】


曲艺之乡
  • 翠湖

    翠湖,原名响水滩水库,1959年开始动工兴建,次年8月大坝建成蓄水,蓄水量近170万平方米。后县委、县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1983年将水库兴建为旅游风景区,命名翠湖。"翠湖"二字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书写。关于响水滩的来历,在当地有一个传说:有一力大艺精的石匠周世劲,见田地久旱,决心闯龙宫为民求雨,当他找了七七四十九天时,身子累坏了,这时落人一个洞中,最后闯过九九八十一道难关,来到龙宫,龙王被其精神感动,送他一只金铃,什么时候要雨只要将金铃摇动即可,从此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主... [详情]

  • 岳池县农家文化旅游园区

    岳池县农家文化旅游园区位于岳池县城西侧,覆盖九龙街道、白庙镇共13个村、2个社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45万人。按照“一园(中国曲艺百花园)一片(东邻西舍美丽乡村示范片)三干(东西干道、南北干道、荔枝西道)四区(陌上桑、花前月下、乐复乐、长亭古道)”旅游总体布局,依托“农家文化、曲艺文化”两大抓手,探索“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两大路径,采取“园区+景区”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岳池农家•陆游记”(即东邻西舍美丽乡村示范片)“岳池农家•中国曲艺百花园”两个景区... [详情]

  • 凤山公园

    位于县城翔凤山麓,占地百余亩,该园前身为和溪公园,存有“雁塔”、“灵泉”等近代名人书法石刻,因其山峰逶迤如凤翔,故曰“凤山公园”。政府投资修建改造,建有“丹凤亭”、“怀乡亭”等仿古建筑,都是出自岳池人民纪念著名诗人陆游而建。凤山脚下园林建设青丛蔚然,翠蔓交络,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设有青少年宫、荷花池、茶园、儿童娱乐等设施。园内塑有凤女雕像和凿有龙宫,构成龙飞凤舞,欢乐吉祥之意。浏览凤山公园,登临凤山最高处,可鸟瞰岳池县城全景,美景应时而变,游乐无穷无尽。 [详情]

  • 顾县古镇

    顾县镇地处风光旖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金城山南边,镇区依山而伴,绿水萦绕,清澄的金城河迤俪东流,呈现了一派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农村田园风光。现存旧街,以纵穿南北的一条长街为主体,大部分保存完好,与金城山、故镇风貌、岳池翠湖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网络。境内山峦重叠,奇石林立,风景如画,有质朴原始的森林公园,幽静雅致的故镇,文化氛围厚重的半草堂,还有历史悠久的聚圣宫等等。顾县境内川主庙又名聚圣宫,位于中华街中部,座东朝西,据庙内保存完奸的《奉文优免》碑文记载... [详情]

  • 象鼻河

    象鼻河位于回龙湖尾段,经岳池县城乘车至天平镇回龙湖坐船可到,河长约四公里。因河端有一小山,形态奇特,远望酷似大象的鼻子,所以这条河就叫象鼻河。象鼻河宽五六丈,象一颗长宝石镶嵌在两岸的高岩之间。象鼻河西侧有鸡颈坳和庵堂坡相互攀比,各自把山岩泉水尽量抛出。飞瀑直下,银花四溅,疑是仙人,丢下白练。两岸树木,青翠欲滴,藤绕山石,鸟戏其间,蜂飞蝶舞,何等悠然。乘舟慢进,有山风习习,凉爽扑面。清澈河水,拥抱船板,发出咕咕细语,情意绵绵。上游涌来清流,与河水交融,握手言... [详情]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