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制定乡村治理积分规则,制发实施方案,完善量化指标,明确积分兑换标准。各村充分利用微信群、院坝会、公示栏及“川善治”平台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积分制”参与途径及成效。结合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建立积分超市和积分台账,不定期开展积分兑换。目前,全县建成积分超市449个。
善用“清单制”,提升乡村治理新效能。依法依规编制乡村治理小微权力、村级事务、公共服务“三张清单”,制发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手册、议事工作手册、组织工作事项目录、代办事项目录等规范,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集中攻坚专项行动。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村公示栏、“村村响”广播、“川善治”平台等多种途径公布清单内容和办事程序。配备469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年开展一次“村头问政”坝坝会,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调解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办理和公开公示。目前,全县组织召开“村头问政”坝坝会1000余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540余场,受理矛盾纠纷2236件,调解成功率达98.6%。
活用“川善治”,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组织51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到湖南省、德阳市、雅安市等地考察学习乡村治理“数字化”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数字化”能力。通过对“川善治”平台各项功能的使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参与度和熟练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452个村(涉农社区)全部入驻“川善治”平台,通过平台进行“三务”公开1509次,发布村级事务通知6797条、村民说事2094件,三星及以上村庄达到399个。